杭州软件测试培训
杭州软件测试培训,天眼教育带你遨游软件世界!
快速咨询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实训基地实训中心
杭州市服务外包重点培育机构
杭州市大学生见习基地
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定点人才培训与输送机构
杭州市下城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企业
测试环境
1Oracle等常用数据库管理
2编程技巧及思想(Java)
3软件测试技术培训
4软件测试技术实战
5职业素质
6十年以上工作经验,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,J2EE技术基础好,技术全面。
工作经验十年以上,曾先后在创智集团、IBM中国担任开发、设计、项目经理、高级咨询顾问工作。
淘宝全国唯一金牌服务商--绿浪视觉公司视觉总监,视觉设计讲师,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,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视觉呈现。
WEB/H5前端开发、Android、java 讲师 五年开发经验,三年教学经验。
零首付!
学习期间不花一分钱!
学完后靠自己的能力还学费!
配套服务!
专业就业指导;入行后相关技术支持,以及终身就业!
1.软件测试的历史
2.软件测试基本概念与意义
3.软件测试过程模型
4.常用软件测试方法
5.软件测试生命周期与流程
6.软件测试计划方案编写
7.软件测试需求分解与跟踪
8.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
9.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
10.缺陷识别与缺陷跟踪系统
11.测试评审与风险分析
12软件测试总结与过程度量
通过这课程的学习,掌握软件测试的意义与重要性,掌握软件的通用测试技术与方法,掌握软件测试各阶段工作的主要流程与方法,具备从业的基本资格。
要想学好软件测试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了: 软件测试理论:软件测试概念、软件测试计划、软件测试用例、软件测试管理、软件测试结果分析、软件测.....
软件测试工程师薪资挺高的,现在行情也不错,培训出来主要看学得怎么样,技术水平高不高,不过前期尽量不要好高骛远,做技术脚踏实地好点。.....
随着国内软件市场的不断扩张,很多国内企业也开始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,但是由于国内测试人才储备相对缺失,企业对于全栈软件测试人员的渴求与日俱增。学软件测试.....
一般2万左右,学习5个月左右。 想必大家都是希望掌握真正的软件测试技术,想要找到真正的好工作。所以,建议大家在学习上不要贪图便宜,毕竟便宜真的.....
性能测试之实例讲解VU、RPS、RT公式换算
发表于:2019-7-31 10:39 作者:飞天小子 来源:网络
性能测试 软件测试技术 概述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解VU、RPS、RT,中间有一个公式如下图 并发数 = RPS * 响应时间 于是我在本地做了几次实验,试图验证一下公式的准确性 实验网站 www.baidu.com 第一次实验 100线程,一次迭代,启动时间1s,线程组和聚合报告如图所示 从结果可以看出,100并发/s,一次迭代,平均响应时间是68ms 如果根据上面公式来看的话 RPS = 并发数/响应时间 = 100/0.068 ,大约是1470/S 但是我们在线程组中可以看出,预置的RPS是 100/S 差距有点大哦~~~想想为什么呢? 第二次实验 100线程,持续迭代,1s内启动线程,持续运行10s。线程组和聚合报告如图所示。 从聚合报告可以看出来,平均TPS= 1303。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就认定这个TPS=RPS呢? 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了。 图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单次响应时间是72ms,那么1秒内大约能迭代14次。100个线程下,一秒内大约能发送1400个请求。 因此我们的RPS大约是1400/S 这样就能看出来,一秒内发送1400次请求,但是1s内只有1300个请求能响应完毕 我们再反向验证一下并发数 并发数 = RPS*响应时间,1400* 0.072 等于100.8,和线程组里面设置的并发数几乎相同。 如果我们用Throughput=RPS去反向验证 并发数 = RPS*响应时间,1303* 0.072 等于93,和线程组里面设置的并发数就有一些差距了。 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:在持续迭代下,由于样本充足,所以公式成立。但是RPS!= TPS 第三次实验 这次我们直接加上RPS定时器,通过精准的RPS来验证公式 我们让200RPS保持1分钟,查看聚合报告 首先我们就能看出,在200RPS下,平均TPS只有172! 其次,平均并发数 = 200*0.047 = 9.4 意味着我只需要9个线程,就可以在一秒内释放200RPS的压力 可以算出每个线程每秒的请求数是 200/9.4 =21,也就是一个线程一秒内最大迭代21次 反推每个请求的响应时间 大约 是 1000/21 大约是 47ms 前后验证的结果都相符! 第四次实验 这一次我们直接在线程组中设置刚刚20RPS下得出的平均并发数值 9,反向推断出RPS的准确性 计算一下RPS = 9 /0.043 约等于209 因为线程组只能设置整数,所以会和实验三有一些误差,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结尾语:从几次实验结果来看,在样本充足的情况下,公式是没有问题的。重点是做测试要时刻保持一颗质疑的心,不盲信任何权威 ! 【测试入门必备】细说Sqlserver与第三方工具相互间的关系
同意《隐私政策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