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国际学校的学生出国后适应力更好
1.国际学校学生没有语言障碍
公立学校学生尽管可以经过学习考到非常高的语言分数,但是没有综合的英语能力、达不到在国外正常交流学习的水平,再高的托福和雅思成绩都没用。
国际学校学生出国后,首先不会遇到的就是语言问题。因为超过三年的全英文环境,让英语交流、英语学习、英语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日常习惯和自然。即便是出国生活,他们也会展现强大的适应能力,很快融入当地文化。一旦突破了语言问题,国际学校学生就能够游刃有余的面对生活和学习。
2.性格更包容
国际学校学生有着非常多元的文化倾向。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,他们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早已习惯;大量接触、真实体验国外生活,也让他们有了更为包容的性格,出国之后,也就更容易接受环境的改变、文化的不同、交流方式的不同。
而没有这样能力和经历的学生,很容易因为环境的改变,导致无法适应,产生心理冲击。
3.学术能力更符合国外大学的要求
欧美大学,不论是顶尖的还是普通的,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的要求会比国内高很多很多。这里的学术能力不只是考试能力。事实上,国外大学考试也很不像国内大学的考试风格。
国外的大学更注重从学生那里看到思维火花,注重学生的自我产出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输入和理解。
在这一点上,国际学校学生更擅长于经过知识学习后,输出自己的观点。因为他们早已在国际学校期间,形成了逻辑严密、思维发散的学习能力。
家长该如何判断一所国际学校好不好?
第 1 点,看升学率
升学率能最直观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,所以往届优越毕业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非常重要。相比而言,一个学校的条件如何优越,师资多么强大,都没有这个学校学生的升学率多高和优越学生最终拿到哪所学校的offer重要。能把自身的教学优势转换成优越教学成果的学校,才更加值得家长们青睐。
第 2 点,看师资水平
优越的师资是实现优质教学的前提条件,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依靠他们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。另外,学校的教学质量往往会受其师资配比的影响。而师资配比不仅要考虑高资质高学历教师所占的比例,还要考虑外教在教师团队所占的比例。
第 3 点,看课外活动是否丰富
国外学校对于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、组织动手能力等实践活动的能力十分看重,课程的考评体系中,课余实践活动所积累的学分所占比重也比较大。所以课余活动是国际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一所优越的国际学校,必是能为学生安排丰富而有意义的课余活动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开拓学生的眼界、丰富学生的阅历等,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使学生如虎添翼!
第 4 点,看硬件设施质量
硬件设施如何,是学校能展现出最实在的一面,也是家长可以考察到学校最直观的部分。好的硬件设施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学生服务和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,优化教学环境、提高教学质量,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第 5 点,看学习氛围
学习氛围,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,但同时也是考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准。优秀的学习氛围,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。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学习氛围的考量不能仅仅靠道听途说,要自己亲自去学校考察、去感受,同时也可以与在校生进行交流,获得真实的信息。
同意《隐私政策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!